安阳学院教学督导工作规范
课堂教学具有多功能性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不仅会使学生爱学,知识掌握得好,而且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,能力得到提高,智力得到发展,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。只有深入课堂听课,了解课堂教学现状,才能有针对性地督促教学工作。对课堂教学实施督导,是保障教学质量,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。为规范有效开展教学督导工作,特制定本工作规范。
一、听课流程规范
督导人员听课是在二级学院(部)和教师事先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随堂听课,反映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。作为督导,既要从专业的角度去评价和指导教师上课,又要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,了解二级学院(部)的管理,了解教风和学风,了解教学质量等信息,发现典型,树立榜样。
(一)听课前的准备工作
作为督导员,听课应该带着诚心相互学习的态度,同时也要做到细心和公心。在听课前,应该熟悉一下所听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或实验实习内容,了解一些有关学科的理论和课改动向,了解授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平时的教学状况及业务能力,了解听课班级的基本状况和学生大体情况。
(二)提前进入课堂,熟悉听课环境
督导人员应该在预备铃前进入课堂,并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注意观察一些情况,一是观察教室的环境和卫生是否整洁,卫生用具等是否摆放整齐,有可能的话可以向学生了解情况。二是观察学生课前准备工作情况。在实习场所,要查看是否有企业文化,安全操作规程,设备台套数、材料是否满足实训要求。这样有利于督导人员做出科学的评价。
(三)观察教风学风情况
督导听课不光要从专业角度听,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听课,了解二级学院(部)的管理情况、教风和学风,因此督导听课时就应注意一些课堂管理的细节,教师的教态是否自然、衣着是否得体,师生上课的精神状态如何,教师课前准备工作如何,这些常规要求都是督导员需要观察的内容。
(四)进入听课角色
作为督导,既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,也要站在教师的角度,还应站在指导者的角度去听课。在听课中,既要观察学生,也要观察教师。督导员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气氛、学习情绪、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,感知教材的情况,看学生思维是否活跃、学习习惯是否养成、当堂知识是否掌握、技能是否养成。观察教师,要看教师的上课精神是否饱满、教态是否自然亲切、动作是否规范、语音语调语速是否适当、备课是否准备充分、板书是否科学合理、教材是否熟悉、重点是否突出、方法是否得当、师生是否互动、多媒体运用是否恰如其分、指导是否到位、效果是否有效等。
(五)做好听课记录
听课记录如何做,做到什么程度,要根据听课目的和教学内容来定。通常可采取简录、详录和记实的做法。所谓简录,就是简要记录教学步骤、方法、板书等;所谓详录,就是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;所谓记实,就是把上课过程的师生活动均记录下来。督导听课最好是采取课堂实录。实录内容包括听课时间、课程、班级、执教者、课时、教学过程(包括教学环节与内容、方法)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、师生活动情况、教学效果和评价意见。
(六)教学质量与效果评价
首先要检查一下教案、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,看教材处理是否得当、教学思路是否清晰;本节课目标是否明确、教学重点是否突出、难点是否突破;二要看教学过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;三要看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合学生;四要看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恰如其分;五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:六要看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是否先进;七要看学生当堂所学知识是否掌握、技能训练是否到位;八要看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,这其中包括知识领域目标、能力目标、情感领域目标。
(七)做好听课后交流工作
一般情况下,督导听课后要和教师交流听课体会,要充分肯定所听课的优点,帮助总结成功经验,鼓励教师,善意提出课的不足和有针对性的意见,站在更高的层面给予建议。这里尤其要指出的是,督导本人可能是某一门课的专家,但不可能是全能专家。因此在听一些不是自己所教的专业课程时要特别谨慎。不要随意评论更不能乱加评论。遇到这种情况,最好是和有关专业人员共同听课,交换意见时,以专业人士的意见为主。
(八)归纳、总结听课情况,及时保存有关资料和信息
督导听课 (查课)后,要及时整理听课资料,收集好的案例,总结有效、先进的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、教学模式。同时应该反思听课情况,及时总结听课情况,为今后听课、指导做好基础工作。平时,应该多阅读有关教学理论和有关评课文章,提高自己的评课能力。
二、职责与理念
教学督导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,教学督导专家应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,公平、公正、求真、务实的工作作风,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。通过听课,主要从三个方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:一是对授课教师量化打分和优缺点评价,并当面交换意见,提出鼓励和指导性建议;二是向二级学院(部)全面反映听课情况,并提出客观评价好典型和改进意见;三是逐月公布督导听课情况通报,及时反映课堂教学情况和问题,提出对策建议。
(一)树立以人为本的督导理念
教学督导与被督导教师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,怎样在统一方面多做文章,拉近教学督导与被督导教师之间的距离,是影响教学督导效果的关键因素。因此,教学督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督导理念,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,提倡换位思考。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教师那种被社会肯定、被人尊重、被学生爱戴的渴望,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性。教学督导的根本目的不是抓教师的教学问题,而是指导、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水平。因此,要把督导的职能从监督、检查为主转变为指导、帮助、服务为主。要抱着虚心向教师学习的态度,怀着去发现教师的亮点和总结成功经验的愿望,了解教学改革中教师的好经验、好方法、好典型。听取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,诚心地去发现、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,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,并提出改进措施。要尊重教师,平等待人,与人为善,要以研讨的方法、切磋的精神,做到启发点化、激励引导,使教师心悦诚服地接受意见。
(二)牢固树立服务意识
教学督导是为教学中心工作服务的,其服务对象就是“教”中的师和“学”中的生,教学督导过程中理应充满人性的温馨,要以服务意识帮助指导教师,以发现、帮助、提高为目的,重视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。教学督导要相信、尊重和依靠教师,要以教师为本,以学生为中心。教学督导要从实际出发,平时对教学督导全程进行真实记录,收集资料,确保督导结论的客观性、准确性和公正性。在督导过程中,充分保护教师的授课积极性,爱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在探索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流沟通的过程中,倾听教师的想法,把行之有效的形式发展为督导课堂规范。同时,督导员要努力学习,不断提高自己,要有正确的教育观、质量观和人才观。
(三)以诚相待,以导带督
督导人员绝不能抱着“找问题”的态度到课堂上去,必须牢固树立“管理就是服务”的思想,抱着“服务、帮助、提高”的善良愿望,深入到教学一线,时时处处从爱心、关心、耐心出发,主动和授课老师交朋友,建立良好的关系。在处理“督”和“导”的关系时,我们应该强化“导”的力度,以导带督。就是说,通过督导者主观上诚恳、认真、切实、准确地为被督导者提供指导、引导、建议、导向等服务,客观上起到督促检查的作用,寓督促检查于指导引导之中。对于有的教师上课时问题较多,应主动找其约谈,在肯定其优点的基础上,诚恳地指出差距,并帮教师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,指出改进的方向和办法,让其虚心接受,明确目标,并认真改进,使教学水平尽快上一个台阶。
(四)讲究方法,提高促进
督导者与被督导者毕竟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。一般情况下,听课后要与教师交流,督导员应本着诚恳、负责、谦虚的态度与教师进行交流。交流时要充分肯定其讲课的优点,帮助总结成功经验,鼓励教师,善意提出课的不足和有针对性的意见,对问题较多的教师,采取单独约谈、多次跟踪听课、帮助分析、提出建议等方式,全力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。同时,对教师要“重沟通、重引导、重改进”。在以提高教学质量,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的前提下,督导应“客观评价,和善沟通,善待人”,教师应“闻过则喜,追求至善,严律己”。只有这样,才能达到“督教和谐,共同提高”的目的。
从教学改革方面讲,课堂上我们能看出教师钻研教材和处理教材,选择教法的情况,这些均能折射出一个教师的责任担当、教学态度、教学方法。从教学评价来讲,课堂上可以充分反映一个学校的教学管理、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、驾驭课堂的能力、反映学生的学情。所以,只有深人课堂,才能得到一手资料,才能进行比较准确而如实的评价。
三、本工作规范从发布之日起执行,解释权归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