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肝炎日
7 月 28 日是世界肝炎日,这一特殊的日子旨在提高全球对肝炎的认知,鼓励各方积极行动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肝炎,学习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肝脏健康。
认识肝炎
肝炎,简单来说,就是肝脏发生的炎症。它可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,微生物感染、免疫反应、药物作用等多种因素都可能 “捣乱”,引发肝脏的炎症性疾病。一旦患上肝炎,患者常常会出现疲乏、食欲减退、厌油、恶心等不适症状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听到较多的是病毒性肝炎,它具有传染性,对公众健康的威胁较大。不过,大家也不用过于恐慌,多数肝炎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,病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。
肝炎的类型
病毒性肝炎
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、乙型、丙型、丁型和戊型五种类型。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 - 口途径传播,比如食用了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。就像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,如果水源被甲肝或戊肝病毒污染,人们饮用后就容易感染。而乙型、丙型和丁型肝炎则主要通过血液、性接触和母婴传播。例如,不正规的输血、共用针具、无保护的性行为等,都可能增加感染乙肝、丙肝和丁肝的风险。其中,乙肝和丙肝若不及时治疗,还可能逐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,严重危及生命健康。
酒精性肝病
长期过量饮酒是导致酒精性肝病的 “罪魁祸首”。当我们饮酒过量时,酒精会在肝脏中代谢,产生乙醛等有害物质,这些物质会对肝细胞造成损伤。如果在早期,肝细胞只是轻度损伤,及时戒酒的话,肝脏还有机会完全恢复健康。但要是发展到肝细胞中、重度损伤阶段,虽然无法彻底逆转,但戒酒依然可以阻止肝炎进一步恶化。
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
肥胖、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代谢紊乱问题,会让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沉淀,从而引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。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,很多同学喜欢吃高热量、高脂肪的食物,又缺乏运动,体重逐渐增加,就很容易被这种肝病盯上。
药物性肝损伤
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,与药物本身的毒性、个体差异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都有关系。有些同学可能会自行滥用药物、随意搭配药物,或者盲目相信一些偏方,这些行为都可能给肝脏带来沉重的负担,甚至引发肝损伤。比如,一些常见的退烧药、抗生素,如果不合理使用,都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。
自身免疫性肝炎
自身免疫性肝炎目前病因还不是很明确,在女性中更为多见,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脱不了干系。当免疫系统 “犯迷糊”,错误地攻击自身肝组织时,肝脏就会受到损伤。如果不及时干预,病情持续发展,也可能导致肝硬化。
肝炎的危害
肝炎发病初期,症状往往比较隐匿或者轻微,很容易被大家忽略。然而,要是炎症持续存在,肝细胞反复受损又修复,就如同房屋的墙壁反复被破坏又修补,久而久之,肝脏就会逐渐 “变形”,发展为肝硬化。而肝硬化进一步恶化,就可能演变成肝癌,这可是一种致命的疾病。所以,肝炎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,千万不能掉以轻心。
如何预防肝炎
一、接种疫苗
接种疫苗是预防肝炎的 “利器”。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,同时也能预防丁肝,因为丁肝病毒需要在乙肝病毒的辅助下才能感染人体。新生儿按照出生当天、1 个月后、6 个月后各接种 1 次乙肝疫苗的程序进行接种,能达到最佳保护效果。对于高危人群或未接种过疫苗的成人,也应及时补种。此外,特殊人群,如餐饮从业者、医务人员、前往甲肝流行区者等,接种甲肝疫苗可以预防甲肝的发生。
二、切断传播途径
1、个人卫生要做好,尤其是饮食卫生。饭前便后要洗手,这看似简单的动作,却能有效预防病从口入。不喝生水、不吃生食,像路边摊的一些没有经过彻底清洗和加工的食物,尽量不要购买食用。
2、杜绝任何形式的非法药物使用,更不能共用针具,因为这可能会传播乙肝、丙肝等病毒。
3、接受有创操作,如肌肉注射、拔牙、做胃肠镜等,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,确保医疗设备经过严格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。
4、不共用牙刷、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,因为这些物品上如果沾有肝炎病毒,很容易通过微小的伤口进入人体,引发感染。
三、养成健康生活习惯
1、戒烟限酒: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,尽量戒烟,控制酒精摄入量,男性每天乙醇摄入量应不超过 40 克,女性不超过 20 克。
2、均衡膳食:多吃蔬果、全谷物、优质蛋白等营养丰富的食物,像新鲜的苹果、菠菜、糙米、鱼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同时,要控制油脂、添加糖和精制碳水的摄入,少吃油炸食品、甜品和白面包等。还要特别注意,远离霉变食物,因为霉变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,这可是一种强致癌物质,对肝脏的危害极大。
3、规律运动: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、骑车等,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 75 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,也可以分次进行。此外,每周进行 2 - 3 次力量训练,如俯卧撑、深蹲、引体向上等,增加肌肉力量,提高基础代谢率。
4、控制体重:保持 BMI 在正常范围(18.5 - 23.9kg/m²),将腰围控制在健康范围(成年男性小于 90 厘米,成年女性小于 85 厘米),避免肥胖给肝脏带来过多负担。
5、谨慎用药:用药一定要谨遵医嘱,不自行滥用药物或保健品。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,要咨询医生,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对肝脏造成损害。
6、规律作息:尽量避免熬夜,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。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,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。而长期处于压力和焦虑状态下,也会对肝脏健康产生不利影响。
肝炎虽然危害较大,但只要我们科学认识它,积极采取预防措施,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就能够有效降低感染肝炎的风险,守护好我们的肝脏健康。让我们行动起来,从现在开始,为实现 “无肝炎未来”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同学们,如果对肝炎相关知识还有疑问,欢迎在留言区留言,我们一起探讨,共同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