铸魂启智 第3期:一代天骄,风范长存——毛泽东
发布日期:2025-02-28  浏览量:

有一位伟人生于湖南湘潭,在那段风雨摇坠的年代,他脚上穿草鞋一身粗布衣,从韶山冲中走出,把拯救中国的使命担在肩上,踏上了实现民族独立之路。

人物简介

毛泽东(1893年12月26日-1976年9月9日),字润之,笔名子任。湖南湘潭人。中国人民的领袖,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,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战略家、理论家,中国共产党、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,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,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,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,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。

毛泽东:红色基因起源的伟大引领者

红色基因,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岁月中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,承载着信仰、忠诚、奋斗与奉献的深刻内涵。而毛泽东,这位伟大的领袖,在中国红色基因的起源过程中发挥了多方面的重要引领作用。

思想引领: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

青年时期的毛泽东,就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表现出深切关注。在北大红楼,他受到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,开始接触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。经过不断思考与探索,毛泽东逐渐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,这一信仰成为他一生奋斗的基石,也为红色基因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。他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强大武器,此后便致力于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,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。

实践探索: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

1927年,蒋介石、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,中国革命陷入危机。毛泽东敏锐地提出“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”著名论断,并领导了秋收起义,打出第一面“工农革命军”的旗帜。起义受挫后,他果断率领部队走上井冈山,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。在井冈山,毛泽东领导开展土地革命,使广大贫苦农民分到土地,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,红色基因也在农民群众中深深扎根。

理论贡献:丰富红色基因内涵

毛泽东不仅在革命实践中推动了红色基因的起源与发展,还在理论上为其注入丰富内涵。他撰写的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等著作,深刻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、动力、性质和前途等问题,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,也为红色基因的传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。在抗日战争时期,他发表的《论持久战》科学分析了抗战形势和发展规律,为夺取抗战胜利提供了正确的战略指导。

精神塑造:长征精神的凝聚者

长征途中,毛泽东领导红军战胜无数艰难险阻。四渡赤水、巧渡金沙江、强渡大渡河、飞夺泸定桥等战役,充分展现了红军的英勇无畏和毛泽东的卓越军事才能。长征的胜利,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,传播了革命思想,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,使红色基因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传承和弘扬。长征精神所蕴含的坚定信念、不怕牺牲、艰苦奋斗等品质,成为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文化的引领,红色基因的传承之力

毛泽东重视文化的力量,倡导和推动了红色文化的发展。在延安时期,他领导开展大生产运动,实现自给自足,克服重重困难,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。同时,他还领导开展整风运动,加强党的思想建设,使全党在思想上、政治上、组织上达到空前团结和统一。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红色文化的内涵,为红色基因的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。

毛泽东在中国红色基因的起源过程中,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他的思想、实践和精神,为红色基因注入了丰富内涵,使其成为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。在新时代,我们要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,牢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


内容来源 | 学习强国   环球网

图片来源 | 学习强国   环球网

       | 李亚如      何   

总策划人 | 孙亚静

总      编 | 李   婕

主负责人 |    

本期编辑 |    

点击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