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多地高校频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,诈骗分子利用"刷单返利""冒充客服""虚假征信"等新型手段,将魔爪伸向校园。为遏制犯罪势头,守护师生财产安全,我校后勤保卫处将定期举办反诈知识教育活动,通过"案例警示+立体防控+长效教育"三位一体模式,全力筑牢校园反诈防线。
一、案例警示:揭开诈骗"伪装面具"
案例一:"高回报兼职"陷阱
2024年10月,某高校学生小王收到"点赞刷单日赚300元"的兼职广告,初期小额返利后,骗子以"任务未完成需补单"为由,诱骗其转账2.3万元。此类刷单返利诈骗占高校案件40%,诈骗分子常利用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心理实施犯罪。
案例二:"精准理赔"骗局
2025年2月,教职工李老师接到自称"某购物平台客服"的电话,称其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可理赔。骗子引导其下载屏幕共享软件,获取银行卡信息后盗刷1.8万元。近期新型"理赔诈骗"呈现话术专业化、流程复杂化特点,极易迷惑师生。
案例三:"虚假征信"套路
2025年春季学期,某学院辅导员发现多名学生收到"消除校园贷不良记录"的诈骗短信。诈骗分子谎称需缴纳"保证金",已有3名学生被骗共计5万元。此类诈骗利用学生对征信知识的盲区,社会危害性极大。
致全体师生的一封信
亲爱的老师、同学们:
反诈不是选择题
而是必答题
当您收到"高收益"理财信息时
请记住"天上不会掉馅饼"
当您接到"安全账户"电话时
请立即拨打96110
当您遭遇网络诈骗时
请第一时间保存证据并报警
让我们携手同行
共筑反诈长城
用警惕之心守护美好校园
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
后勤保卫处提醒
1. 牢记"三不一多"原则: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转账、多核实;
2.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预警功能;
3. 非亲属转账超500元务必报备辅导员。